中新網西安3月26日電 (下铖)“收藏古磚不竭到現在,我總共收藏了大體有近3000塊古磚,其中有將近300種姓氏,帶有姓氏的古磚大體有1000多塊。”西安收藏家開濤不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據悉,古磚收藏有著深厚的曆史,早正正在唐、宋時期,文人騷人便有用古磚做硯的愛好。秦漢以來幾乎每個曆史年代的古磚皆有實物存世,而且古磚上的銘文內容豐盛,書法風格齊全,具有沒有成替代的教術價格。
開濤源於對書法的癡迷,對刻有銘文的古磚也發作了濃厚的喜好,古磚上銘刻的精致字體讓他對那類古物莫名的喜好。
開濤收藏的古磚從漢不竭到明、渾皆有,隨著年代的變革,古磚上的字體也隨之爆發了變化,從較早的真、草、隸、篆演變到後期以楷書為主,愛好書法的他正正在練字沒有經常會從古磚上汲取靈感。
正正在收藏的曆程傍邊,開濤創造古磚上除銘刻的紀年中,還有很多稀有的單姓,戰極少睹的複姓,隨即發作了收藏姓氏古磚的想法。
開濤坦止,那些年為了收藏古磚,他不但耗損了肉體,借破耗了良多儲蓄儲存。最初家人很不理解,認為他把儲蓄儲存花正正在那些物件上出有值得,但後來,還是被開濤的“倔強”戰僵持所打動。
每當看到書架上擺放整齊的古磚,開濤便會認為身心安靜上來,架子上不同年代、不同銘文戰圖案的古磚,每塊皆顯現出工夫滄桑感。
開濤表示,那些古磚上記載了姓氏、書法,還有畫像等等疑息,人們可以經過曆程那些古磚看到曆史的展開變化過程。他希冀經過曆程自己的那些收藏,把那些古磚保存上來,讓後世可以看到那些古磚上所記載的曆史文化。(完)
【編輯:黃鈺涵】